维生素是动物生命活动所需的一类少量有机物质。维生素在机体内能够与多种酶相结合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动物缺乏维生素会出现特定症状,且长期或是严重缺乏时症状十分典型,严重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在饲料中补充所缺乏的维生素后,动物症状会很快消失。生产上的某些饲料是一些特定维生素的好原料,且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会因土壤、气候条件、贮藏和保存等因素而变化。

根据维生素的基本性质,可分为两大类:水溶性维生素(如9种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脂溶性维生素存在于饲料的脂成分中,在动物体内主要储存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例如,肝脏中可储存足够动物使用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所有动物都需要从外界获取维生素A。植物中本身不含维生素A,但是植物可合成一种β-胡罗卜素的化合物,一个β-胡罗卜素分子可在动物肠壁或肝脏中转化成两个分子的维生素A。因此,β-胡罗卜素又称维生素A前体物。

许多因素都会影响维生素A和β-胡罗卜素的利用。例如:

♧饲料中的硝酸盐;

♧储存温度过高;

♧饲料在阳光和空气下暴露过长(晒干草时,50%的β-胡罗卜素被破坏);

♧饲料储存时间过长(超过6个月,干草中75%的β-胡罗卜素丢失),饲料中的脂类物质被氧化,所有的脂溶性维生素成分均下降;

♧日粮中缺乏足够的蛋白质、磷和锌。

♧维生素A生理作用是维持呼吸道、消化道和繁殖道细胞的完整性,在繁殖、骨骼发育和视觉方面也起重要作用。

如果缺乏维生素A,可造成动物许多组织退化,易受感染。例如:

♧感冒和肺炎多发;

♧腹泻及缺乏食欲;

♧低繁殖率(安静发情率高,卵巢囊肿和胚胎死亡等);

♧妊娠期缩短,并发生胎盘滞留,死胎,盲眼或其它畸形;

♧眼睛发炎,夜盲症甚至永久性失明。

一般来说,正生长的幼小豆科作物或青草含β-胡罗卜素高,随着逐渐成熟其含量越来越低,谷物饲料不含β-胡罗卜素。还要注意动物在低温和生病等应激条件下,对维生素的要求增加。

维生素B:反刍动物瘤胃内的微生物能够合成B族维生素,因而瘤胃功能健全的反刍动物(6周以上的犊牛)均可合成足够量的B族维生素以满足需求。对于处于应激状态、生病的动物,或是6周以内的小犊牛,应在饲料中添加B族维生素。维生素B12缺乏可引起生长障碍。

维生素C:奶牛体内能够合成维生素C,所以不需要在日粮中添加这种维生素。

维生素D:维生素D协助肠道吸收和利用钙磷。维生素D还会影响肠道对其他元素如锌、铁、钴和镁的通透性。

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小牛的佝偻病和成年牛的骨软化症。由于通过日晒能够提供充足的维生素D,所以舍饲犊牛可能发生维生素D的缺乏,而正常饲养的成母牛很少发生。可以通过测量体内的钙磷含量来判断动物是否缺乏维生素D。如果维生素D缺乏,血钙和血磷会首先下降,同时血清磷酸盐浓度升高,还可能引起产后瘫痪。补充维生素D可减少产后瘫痪的发生率。

对于奶牛来说,动物源维生素D和植物源维生素D的生物学效价是相等的。

饲喂晒干后的饲草或是接受充足阳光照射的牛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青绿饲料、阴干的饲草和青贮都具有一定的维生素D活性,这源于生长期植物的茎和叶中残留组织的光合作用。当动物晒太阳时,皮肤就能够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来保证维持、生长、繁殖和泌乳所需。然而,舍饲犊牛需要补充维生素D因其缺乏阳光照射。

维生素E:维生素E存在于细胞膜上,与微量元素硒相协同维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还参与合成维生素C和氨基酸中的硫代谢。

维生素E缺乏会引起动物发生白肌病,表现为腿部肌肉弱化,犊牛行走时发生典型的后腿交叉现象;胶骨松弛,脚趾分叉;舌部肌肉组织受到影响而吮吸能力减弱;如果情况更为严重时,犊牛可能无法抬头和站立。

成年动物维生素E缺乏会表现为:牛奶含有氧化味;心衰竭和心肌损伤。

一般情况下,奶牛日粮中已经含有足够量的维生素E,但是日粮中补充维生素E(每头每天补充400-1000毫克)可减少牛奶的氧化味,减少亚临床乳房炎,提高免疫能力和繁殖性能。

红花油、向日葵油和米糠中均含有较高的维生素E。此外,初乳中含有很高的维生素E,因此小牛很少发生维生素E缺乏症。体内许多的器官均可储备大量的维生素E。所有青绿饲料都富含维生素E,故而放牧牛群或是饲喂青绿饲料的牛能够得到充足的维生素E。

维生素K:维生素K在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绿叶饲料富含维生素K,瘤胃内也能合成大量的维生素K。正常情况下,维生素K缺乏很少发生。但是,发霉的三叶草含有一种毒素(双香豆素或败坏翘摇素)可引起维生素K缺乏症。另外,给奶牛口服大量的抗生素导致瘤胃内或肠道内微生物大量死亡而引起维生素K缺乏症,会表现为血液的凝结能力下降,随之可能发生一般性的出血症。可以通过添加维生素K来治疗。